编者言

气候变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自然生态系统,进而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只有越来越来越具体认知并且感知到影响的存在以及一些影响的不可逆,我们才有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更加气候友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样认知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从何而来呢?答案的源头在科学家那里,更准确地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在气候变化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和科学家们对话,聆听他们的发现、思考和相关建议。

过去五年里,《商业生态》的编辑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数次和挪威北极科学家Jan-GunnarWinther相遇,并针对气候变化、极地研究、海洋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今天分享的是年的一次专访。Winther重点分享了气候变化对极北之地的影响,以及一个迅速变化的“无冰北极”对人类可能意味着什么。

“过去两周里,我们亲切称之为‘家’的巨大浮冰,转瞬间分崩离析。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自我们踏上这块浮冰开始,就每天担心却又期待着。”一位参与了“挪威新生海冰巡航(N-ICE)”项目的科学家在分享他的极地科考之旅时这样写道。

整块海冰破碎后的景象

N-ICE是挪威极地研究所(NorwegianPolarInstitute,NPI)在年开始的一次长达7个月的冬日极地科考之旅,其首要目的是研究北极新生海冰对该区域的能量流动、海冰动态、海冰生态系统、当地气候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

N-ICE科考船Lance随着海冰漂流的路线。

“这场科考的起因在于,我们对冬日期间的北极知之甚少,几近于无。其次,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气候变化非常迅速的北极。”Jan-GunnarWinther说道,他是NPI的负责人,已经浸淫北极研究26年,当他还在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到过北极。“现在的北极早已经不是我曾经所见的北极。发生在这里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是测量而得的变化,而是肉眼可见的变化:海冰萎缩的冰川;不一样的野生动物;新的外来鸟类;到处迁徙的北极熊;已经改变的海洋物种。这些都是非常基础性的变化,而且来势汹汹。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北极时代。”

挪威极地研究所负责人Jan-GunnarWinther(摄影:刘春兰)

出生在年的Winther如今已经50多岁,按照中国的说法,已是“年过半百”,多少会有一丝暮年的萧索。但这种情况显然不适用于Winther,他保持着强健的体格,在他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北极研究事业的热爱。

谈到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科学家,探险北极时,Winther表示,挪威的传统里面似乎天生就有着科考和探险两种精神,这在北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Nassen)身上就可以明显看到。南森是挪威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在年6月24日从奥斯陆开航,驶向北冰洋,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北极探险,在这个过程中,他收集了大量有关北冰洋的洋流、浮冰、水文、气温和海生物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在向人们解释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科学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声音,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向孩子们和普通人更形象生动地展示,北极区域正在发生什么,气候变化的现状等等。这也是这场冬日极地之旅在探险层面的背后意义。”Winther谈到。

冰天雪地、漫漫黑夜、捕猎者北极熊、不可预知的危险……在冬日进入极地,其中所需要面对的挑战是毋庸置疑的。Winther提到,除了做好一切准备之外,N-ICE能够成行无疑是受到了南森在一个世纪前的北极之行的鼓舞。

下面是在接受《商业生态》专访中,Winther分享的一些N-ICE的发现,以及他关于北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部分观点。

《商业生态》:北极地区近些年的气候变化愈来愈明显,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Jan-GunnarWinther:首先,气候变化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事情,根源在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极地尤其是北极,对气候变暖的回应比其他地方来得更快些。简单来说,冰雪覆盖的北极相当于是在北冰洋上加了一层白色毯子,当这层毯子发生变化,最基本的能量平衡情况就会被打破。相比浮冰覆盖的白色海面,没有浮冰的、充满浮游生物的深色海面,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极的变暖速度至少比世界其他地方快了两倍。

这是目前我们掌握到有关北极气候变化的事实。但是,这种变化反过来将如何作用于整个生态系统,我们还无法回答。这里面的作用是双向的,先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只是北极的变暖速度更明显,然后,北极的气候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世界其他地方。比如,印度的民众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北极发生的一切会影响到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再如,在中国,人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北极的影响,尤其是在暴雪来临、寒潮爆发之际。

《商业生态》:融化的北极,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呢?

Winther:需要强调一点,“无冰北极”指的是北极的海冰会在夏天融化,但是在冬天,北极仍是冰雪覆盖之地。此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融冰指向的是陆上冰川或冰河,它们的融化会给海洋带来巨大的水量,而原来就在海面上的浮冰融化后不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在过去的IPCC报告中,海平面上升一直是个重要议题。现在导致海平面上升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是海水温度本身,当海水温度上升,它会膨胀;然后是陆上冰川或冰河的融化,这里主要指的是南极、格陵兰岛的冰川以及其他的陆上冰川。IPCC前面的四次评估显示,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尤其是前者的外围冰川的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但现在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这个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关。

按照我们现在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来看,本世纪末,也就是到年,海平面上升大约50cm~78cm是基本可预见的事实,情况再糟糕一些,上升幅度可能会超过一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北极以外的地方比如中国为什么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zl/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