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本导读02

契诃夫《海鸥》(下)

一只选择温柔自杀的海鸥

JIAYOU

■玛莎的命运本可以不这么悲伤和绝望。如果她不选择嫁给麦德维坚科,虽然不能保证她能遇见另一个她所深爱着的人,但至少她不用饱受自己不爱的男人和不爱的孩子的道德与精神的折磨。

■人生本有千万种选择,玛莎却举起刀子,选择了用更痛苦的一种方式来结束另一段痛苦。她就像是一只孤独而又无助的海鸥,她从来不相信自己振翅就可以飞翔,不相信眼前的大海是可以跨越的,也不相信海的彼岸有更宽广和肥沃的栖息地。

■所以她选择呆在湖边某一块潮湿的岩石上,祈求生活用温柔的方式杀死她,空留下一副躯壳,以为这样,还至少能换来那个不可能的人哪怕多一秒种的目光的停留。

■玛莎和麦德维坚科的婚姻,在《海鸥》的群像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像臣服在生活巨浪下的,渺小而又脆弱的海鸥,不做半点挣扎的,选择了妥协。但他们的妥协是可笑的,生活不会因此变得更好,心中激荡的情感也不会因此而变得平静。

■这是所有在现实中“爱而不得”的人的真实写照,用“无奈”当作“害怕”的挡箭牌,不是悲伤的命运选中了自己,而是自己选择了悲伤。

■如今有太多的人,自以为是生活洪流的中心,以为自己受尽了苦难折磨,但其实你渺小得不如飓风中的一粒石子,生活从来也不想杀死谁,是大多数人自己选择在生活中温柔的自杀。

主要人物分析2

阿尔卡基娜在剧中是一个相当两极化的人物。

一方面她是一个受着万人崇拜的成功的女演员(妮娜对阿尔卡基娜充满了羡慕之情,期盼自己有一天可以过上她那样的生活;多尔恩也深深的爱慕着阿尔卡基娜;特里果林更加是依赖着阿尔卡基娜),她甚至有些被这些别人给她的夸赞和在外的声名冲昏了头脑,一个劲儿的嘲笑自己的儿子写的剧本。

但另一方面,阿尔卡基娜又是一个内心极度空虚和缺乏安全感的女人。这可以从她的言谈举止——她十分吝啬金钱(明明有很多钱,却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儿子买一件新衣服)、珍惜青春(她炫耀自己如何如何注意生活,和玛莎比谁更年轻)以及抓紧爱情(一边说着自己对待爱情不会像别的女人一样没有尊严,一边却又在特里波列夫要离开时恳求她)。

特里波列夫是一个在文学方面追求新形式的作家,他深深的爱恋着妮娜。他迫切得到自己所爱的人(阿尔卡基娜、妮娜)的肯定,她们的否定对于特列波列夫自己来说是不可挽回的打击。

特里波列夫的生长环境导致了他少与人交流,所以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情绪,直接表达对玛莎的不满,和阿尔卡基娜、特里果林发生尖锐的冲突,对妮娜更是毫不掩藏自己的爱情。

他把对于妮娜的爱情看作一切,当妮娜最后拒绝了他的求爱离开后,特里波列夫选择了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妮娜是一个十分单纯和美丽的少女,虽然出生在乡村,但却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成为伟大的女演员的梦想,深深的羡慕和向往着阿尔卡基娜的生活。

他十分崇拜特里果林在自己面前展露出来的写作才华,坚信不疑的认为特里果林是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演员梦想的那个人,所以毅然决然的拒绝了特里波列夫,跟随特里果林去到了莫斯科。

虽然后来她惨遭特里果林的放弃,但她面对困境没有轻易的退缩,没有让自己沉浸在悲伤里,而是义无反顾的坚持着自己的演员梦,为之不懈努力。

不可否认的,特里果林有一定的才华,是一个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依赖着阿尔卡基娜的,被她圈养的小白脸。他无法离开阿尔卡基娜,但又不甘心对妮娜这样一个单纯美丽的女孩儿放手,才会和妮娜有了小孩之后又抛弃了他。

特里果林是一个很世故的人,他满嘴都是恭维的话语,夸着特里波列夫的文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却连他的文章都没有打开看过,而且在背后又评论他的文章写得不好;他故意在妮娜面前说一些很深刻的话,吸引妮娜的注意,其实觉得妮娜的演员梦想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从今天开始和小编

一起交流你的剧本心得(剧本不限)

就有机会获得

完整版的话剧影像资料哦!

*后台发送“剧本名称+心得内容”即可

小编每月抽取10名宝贝哦!

-END-

有什么需要咨询的艺考问题

戳戳文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fb/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