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生姜擦吗 http://m-mip.39.net/news/mipso_8929370.html

版权信息

进化的奇迹

ExplorationandDiscovery:TreasuresoftheYalePeabodyMuseumofNaturalHistory

作者:[美]大卫·K.斯凯利(DavidK.Skelly)?[美]托马斯·J.尼尔(ThomasJ.Near)

摄影:[美]罗伯特·洛伦兹(RobertLorenz)

译者:吴勐

前言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走进这座新哥特式建筑,望着大王乌贼的标本从天花板上悬垂下来,心中充满敬畏。有关大王乌贼的介绍中写道,这种生物曾经能够在深海中与鲸鱼搏斗。从接待处前台转个弯,我又走进宏伟的恐龙展厅,伸长了脖子观察一具巨大的化石骨架。这具骨架属于一头史前巨型爬行动物,体形和鲸鱼一样大,曾经一度是陆地的主宰——想到这些,就一阵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展厅右侧是一幅壁画——鲁道夫·F.查林格绘制的恐龙进化史。这幅画是所有博物题材的壁画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描绘的那个百万年前、无人可见的精彩世界,是其他图画或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另一侧的角落里,陈列着一匹史前的马、一块印加文明的挂毯、一组尖状石器和捕鱼工具。这些展品背后都有着什么意义呢?小时候我并不能完全理解,直到现在我还在揣测这些东西怎么会聚在同一个地方——我的推测是它们体现了千奇百怪的自然形态,以及人类为探索多样性的大自然而付出的努力。有人说,参观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能给人种下成为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的梦想,而对我来说,这里却让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

直到今天,我还会回来,从这些展品中走过,感受进化带来的奇迹。进化的奇迹不但体现在动植物上,更体现在人类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人造物上。生命的进化创造了我们,我们又创造了绘画、精美船只、珠宝首饰、彩绘容器……这些东西就应该聚在一起,这有非常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自然博物馆,更是一座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博物馆。

耶鲁大学校园的另一侧,还有两座大型美术馆,与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相得益彰。但这座自然博物馆却对我意义特殊,一部分原因是这座博物馆没有那么“专业”,它还停留在那个科学与艺术尚未分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类文明的创造和人类智慧的发明可以共处一室——这里的价值绝非寻常。今天,这样的博物馆越来越少了。也许,我们也能从这种综合性的展出中窥见未来?为什么鸟儿的筑巢和芦苇编成的篮子不能放在一起呢?它们都是编织高手的杰作,不论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还是仅仅出于美学的考量。这样并置的问题严肃地诘问着艺术和科学的根本,诘问着人类有没有把自己和大自然疏远开来。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皮博迪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以及这座博物馆背后的策展人、科学家、艺术家,正是他们,让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卓越的学术圣地之一。

——詹姆斯·普罗塞克

序言

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建于年,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物馆之一。同时,它的面积和藏品数量也位居前列,参观者一般都推测馆内大约有25%的藏品开放参观,但其实这个比例只占0.04%。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共有万件标本,分布在10个部门中。如此庞大的数量体现了科学者付出的无数努力,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藏品?收藏它们又有什么目的?这本书以及博物馆内的展览,将为你做出解答。

实物标本是我们了解世界最有力的基础工具。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建立,正是由于耶鲁大学最早期的科学家们意识到一座博物馆对科学发现的必要性,他们的先见之明如今显现了成效。这座博物馆成为一些顶尖科学家开展研究的平台,这些研究改变了我们对地球及其居民的看法——如今,这个功用依然继续。

本书共分七章,展现了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在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学术辩论中发挥中心作用的不同方式。“博物馆”这三个字本身就有种陈旧的味道,似乎博物馆只能来自历史、属于历史,但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讲述的,将一次又一次强调,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意义一直在于探索和创新。馆内的科学家团队致力于改写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并分享给校园里以及世界上的每一个观众。

大卫·斯凯利?托马斯·尼尔年2月

耶鲁大学拥有的第一台显微镜,于年购入。直到70年后,学校才聘请了第一位科学教师。这台显微镜代表着耶鲁大学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端。卡尔佩珀/洛夫特,双目显微镜

第一章?探索、发现、领悟

综观全球,从巨型恐龙的骨架到人类文明的造物,博物领域的标本数量多到超乎想象——它们,正是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和你共同探索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历史和影响。这是一个关于探索和发现的故事,人们在努力寻找自己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在这个故事的开头,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座博物馆的诞生。

一所大学的诞生

耶鲁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年《自由建立大学学院法案》(AnActforLibertytoErectaCollegiateSchool)的通过。该法案通过后,一所小小的学校便成立了,校址位于今天的康涅狄格州的克林顿市。15年后,这所学校迁至纽黑文市。

年,科顿·马瑟(CottonMather)与美国人伊利胡·耶鲁(ElihuYale)取得了联系。耶鲁是个商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发了大财。马瑟的目的何在?他要为他的“大学学院”筹集资金,建造一座新楼。

耶鲁捐赠了本书、一幅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9捆货物,出售所得达到英镑,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为了纪念他,学校就此改名为“耶鲁学院”。

红砖房校园规划——由约翰·特朗布尔(JohnTrumbull,曾给乔治·华盛顿将军当过副官)和詹姆斯·希尔豪斯(JamesHillhouse)于年提出。这项规划使得耶鲁成为美国第一所有校园规划的学校。当年校园中央的建筑“康涅狄格大楼”屹立至今,也许正是第1页左侧那台显微镜过去的存放处。

耶鲁第一位科学家

欧洲启蒙运动所带来的科学变革并未影响到当时的美国。“耶鲁学院”在其成立的前年中,课程表里几乎没有出现过科学的影子。

但在年,蒂莫西·德怀特(TimothyDwight)当选校长。德怀特是一名科学研究的坚定拥护者,他建立了康涅狄格州艺术与科学学院。

年——托马斯·杰斐逊接任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德怀特任命本杰明·西利曼(BenjaminSilliman,—)为耶鲁第一位科学教授。本杰明·西利曼是德怀特的一位家族挚友,当时刚刚从耶鲁毕业。

西利曼对科学研究在耶鲁甚至全美国扎根都有深远的影响。身为“化工”和博物学教授,西利曼是耶鲁第一位科学家,除了负责化学学科的授课,他还教授植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和动物学。

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决心,西利曼决定远赴英格兰和苏格兰学习两年,来为自己的新职位做准备。年,他学成归来,将各领域丰富的科学知识带上了美洲大陆。

事实证明,西利曼收藏的各类矿物等自然界物质最终成为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他在耶鲁的科研成果,也吸引了一众学生的注意。这些学生,对后来博物馆的建立都曾有过直接的帮助。

本杰明·西利曼(—)象牙油画,细密画(约年)纳撒尼尔·罗杰斯(NathanielRogers,—)绘

矿石(赤铁矿)本杰明·西利曼于伦敦购得(年)

本杰明·西利曼为科学界做出的一长串贡献还包括,他于年创办了一种期刊——《美国科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cience),直到今天还在出版,是美国最长寿的科学期刊。

年12月14日早晨6:30,一颗耀眼的火球从新英格兰地区南方的天空划过,火球足有月球的三分之二大。紧接着,在康涅狄格州的小镇韦斯顿响起了三声爆炸。

没过多久,西利曼和他在耶鲁的同事詹姆斯·金斯利(JamesKinsley)就赶到了韦斯顿,并收获了“数量可观的标本”。

玻璃瓶中的海草灰,为本杰明·西利曼所有约年

《美国科学杂志》创刊号,年

同年12月29日,他们发表了记述此次事件的报告——还是第一次有人将坠落在美洲大陆上的陨石记录下来。年3月,西利曼发表了该陨石的第一份化学成分分析。这样的研究,在美国甚至全世界都没有先例。西利曼的工作为美国科学界带来了盛名,同时也让耶鲁开始收集陨石标本——这在当时的美国也开创了先河。

在掌握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的过程中,西利曼也收获了不少标本。仅仅20年后,耶鲁所藏的各类矿物就成为全美国数量最大、意义最重要的标本收藏。

除了以个人名义购进的标本,西利曼还监管过多次收购,包括年的帕金斯标本馆和年的吉布斯标本馆。

年12月14日坠落在韦斯顿的陨石标本。西利曼发表的事件记述报告和化学成分分析显示,这颗陨石来自地外空间。

祖母绿(绿柱石的一种)(右)与黄玉,来自让-吉格特·德奥西的标本收藏,配有18世纪的博物学著作《博物志》(HistoireNaturelle)描述这两件标本时所附的插图。

吉布斯标本馆里的藏品,最初由几名地质学家的藏品组成,包括来自18世纪大革命前法国的让-吉格特·德奥西(JeanGigotd’Orcy)、瑞士地质学家格里高利·拉祖莫夫斯基(GrigoriRazumovsky)和英国地质学家布尔农伯爵雅克·路易(Jaques-Louis)。图片展示了标本馆里的标本。

耶鲁科学研究的开启

年,一位年轻的博物学者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乘坐的航船“贝格尔号”(H.M.S.Beagle)起航。受其启发,美国国会也组建了一支探险队,名为“美国探险远征队”。

年,美国探险远征队出发了。行程持续了4年,主要活动区域在太平洋。本杰明·西利曼的学生、同为耶鲁学子的詹姆斯·德怀特·达纳(JamesDwightDana,—)受邀,担任探险远征队里的科学家。

达纳是耶鲁的博物学教授,也是耶鲁历史上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动物学和地质学上建树颇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他在著作《矿物学系统》(ASystemofMineralogy)中提出的矿物分类方法,这个方法一直被科学界沿用至今。

年,耶鲁科学学院建立(后改名为谢菲尔德科学学院),其后不久,达纳便受邀担任教授,很快,他又成了为拓宽耶鲁的科研领域而游说的主要力量。他计划建设更多的实验室和讲堂,还提议建立一座“任何人走进来都会受益”的博物馆。

年,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建立了。

詹姆斯·德怀特·达纳(JamesDwightDana,—)布面油画(年)丹尼尔·亨廷顿(DanielHuntington,—)绘

达纳的岩石锤、教学用的玻璃晶体模型(方解石双晶),以及签名版《矿物学系统》。《矿物学系统》,初版(年)詹姆斯·德怀特·达纳著

皮博迪家的博物馆

年,詹姆斯·德怀特·达纳教授提出了为耶鲁兴建自然博物馆的计划。同年8月,胸怀抱负的年轻学生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CharlesMarsh,—)参加了耶鲁的入学考试,名列榜首。

马什被西利曼的研究工作深深激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于利用科学解释世界万物。

年,马什从耶鲁所属的谢菲尔德科学学院毕业,随即在西利曼和达纳的授意下,开始和自己的叔叔银行家乔治·皮博迪(GeorgePeabody,—)讨论起为耶鲁捐资设计、建设自然博物馆的相关事宜来。

4年后,一笔15万美元的捐款契约书到了马什的手上,这标志着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正式建立。

乔治·皮博迪(—)布面油画(时间不详)绘者不详

年,建立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捐款契约书。

年这一年,不仅见证了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建立,更见证了马什升任耶鲁的古生物学教授。同时,他也是美国的第一位古生物学教授。

一年后,马什又被任命为博物馆的常设策展人,与他一同被任命的还有地质学家乔治·J.布鲁什(GeorgeJ.Brush)和动物学家艾迪森·E.维里尔(AddisonE.Verrill)。在任期内,马什还一直被人认作博物馆的馆长(无官方任命)。

马什(中间站立者)和耶鲁科考远征队队员。摄于怀俄明州布里杰堡附近的营地,年。

马什在早期研究中发起过四次科考远征。—年这三年间,马什带领学生前往美国西方搜寻化石,尤以古哺乳动物为主。

同时,维里尔也在多个领域进行着探索——从植物学到寄生虫学,跨度很广。下面图片里的绦虫就是证据。年3月18日,标本中的绦虫由维里尔从一名耶鲁学生的体内取出。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地点定在纽黑文市榆树街和高街交界路口的西南角,年夏天动工,年建成。同年,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营业。

牛带绦虫(大标本瓶中),来自一名耶鲁学生,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艾迪森·E.维里尔采年

乔治·J.布鲁什(—)布面油画(日期不详)哈里·艾夫斯·汤普森(HarryIvesThompson,—)绘

在最初的建筑设计图上,博物馆的建筑高大而宏伟,但真正的工程只占设计图中的一个侧翼。

在美国西部,成吨的化石被发掘出来,用火车运送至纽黑文。在这里,马什会对这些化石进行描述,并对这些恐龙进行命名,诸如异特龙(Allosaurus)、剑龙(Stegosaurus)、三角龙(Triceratops)、迷惑龙(Apatosaurus),还有“会发出阵阵雷声的蜥蜴”——雷龙(Brontosaurus)。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初建成时,由于空间所限,只能展出雷龙(Brontosaurus)的骨盆和后肢骨架。由资深标本制作师休·吉布(HughGibb,标本左后肢旁站立者)装架。摄于约年。

在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进行展览的美洲乳齿象及其他动物的化石骨架。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古植物学家乔治·R.维兰德(GeorgeR.Wieland,—)站在一具装架好的古巨龟(Archelonischyros)化石骨架旁。这具骨架装架于年,少了一只后肢,是在它活着的时候被掠食动物咬掉的。摄于博物馆内,年11月3日。

年,这具破碎龙(Claosaurus,现已确认为埃德蒙顿龙Edmontosaurus)的化石骨架展出。这是历史上展出的第一具大型化石骨架,引起了强烈反响,还曾登上过《纽约时报》(NewYorkTimes)头条。

不过,对美洲大陆上这些灭绝巨兽感兴趣的并非只有马什一人——来自费城的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DrinkerCope)同样野心勃勃。马什和科普本是好友,可他们后来积怨渐深,最终,在19世纪末,二人挑起了一场“化石大战”(BoneWars)。

年,马什去世。三年后,即年,博物馆的科研部门新开设了人类学部。

年,海勒姆·宾厄姆三世(HiramBinghamIII,—)第一次带领考古队前往秘鲁。海勒姆·宾厄姆先后三次率队前往秘鲁考古,将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带进了人们的视线。

年,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原版考古学与民族学展品目录中,将这尊埃及陶罐列为博物馆人类学头号展品。

雕刻有美洲狮的石臼,安第斯文明晚期,印加帝国秘鲁库斯科

为雷龙而建的建筑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最初竣工并开放于年,但很快就被马什从美国西部搜罗来的那些巨型恐龙化石占满了。

年,由于要建设耶鲁的哈克尼斯四合院、塞布鲁克学院以及其他一些住宿设施,博物馆旧馆被拆除。

虽然博物馆新址一直在规划中,但建设工期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拖再拖。等待新馆建造期间,博物馆的展品在耶鲁附近的一间封闭仓库里存藏了七年。

直到收到慈善家玛格丽特·奥利维亚·斯洛克姆·塞奇(MargaretOliviaSlocumSage)捐赠的65万美元,耶鲁校方才在惠特尼街和酋长街的街角购置了博物馆新馆的场地,取代之前建在那里的几座网球场。

年6月18日,就在耶鲁举办毕业典礼的这一周,新馆的奠基仪式开始了。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新馆于年12月29日建成,并于翌年向公众开放。据《纽约时报》报道,时任馆长理查德·斯旺·鲁尔(RichardSwannLull)主持的进化论主题展览“从变形虫到人类”(FromTheAmoebaToMan)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

年,刚刚竣工的皮博迪自然博物馆新馆向公众开放,吸引了超过名观众前来观展,其中包括8个科学社团的很多成员。

在田纳西州发生的“猴子审判”一案让全美国掀起了一阵讨论是否应该在公立学校开设进化论课程的热潮。而就在这个案件愈演愈烈之时,鲁尔却一直在为他的新博物馆策划展览。

鲁尔身为教育者,一直坚定地支持进化论。年6月1日,他的肖像登上了当天出版的《时代周刊》(Times)杂志封面。《时代周刊》赞扬了他为推广进化论付出的努力。

理查德·斯旺·鲁尔正在制作侏罗纪时期的丛林复原模型。

那个时期,耶鲁校长詹姆斯·罗兰·安吉尔(JamesRowlandAngell)鼓励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策划可为当地公立学校所用的展览。在校长的鼓励下,鲁尔带领团队,将生物进化史设计为可视化展览,让参观者可以走路穿越时光——这样的展览方式,其他任何同类博物馆都未曾尝试过。

年,博物馆最大的展厅终于回归建设之初的目的——马什发掘出的那组巨大的雷龙化石骨架将进行装架展出。这组雷龙化石也成为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讲述时光与进化的重要一环。

鲁尔和标本制作师休·吉布站在已装架完成的雷龙骨架下。

随着新馆的落成和更多展览的启动,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藏品也在持续增加。年,哈里·佩恩·宾厄姆(HarryPayneBingham,—)将他在—年间三次海洋科考搜集来的藏品全部捐赠给了耶鲁。

宾厄姆从海洋科考中采集到的标本包括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这些标本极大地丰富了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馆藏。

这幅蜻蜓画作由罗伯特·布鲁斯·霍斯福尔(RobertBruceHorsfall,—)所绘,为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一幅前石炭纪森林复原图的一部分。据说这幅画启发保罗·麦克雷迪(PaulMacCready)设计制造出了史上第一架人力飞行器“游丝神鹰号”(GossamerCondor)。

与其他博物馆相比,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立体实景模型首屈一指。这些立体模型旨在重现某个生态系统的存在状态,使用的工具包括三维前景模型、弧形背景墙,还要有穹顶。你经常会在博物馆中见到立体模型,它们就像通向自然世界的一扇窗户。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中大部分精美的立体模型都出自画家J.佩里·威尔逊(J.PerryWilson,—)和弗朗西斯·李·雅克(FrancisLeeJaques,—),以及首席标本制作师拉尔夫·C.莫里尔(RalphC.Morrill,—)之手,前景模型的制作由莫里尔负责。年10月,佩里·威尔逊离开美国自然博物馆来到这里,其后几年中,他为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制作过多个立体实景模型,其中最大的是一片河岸的模型,足有35英尺(约10.7米)长。

建筑专业出身的威尔逊利用自己独特的技术,能精确地将二维画面呈现在任何形状的表面上,造成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给观者以三维立体的错觉。威尔逊的这种方法可以帮他避免手绘所带来的误差。一代又一代的参观者,都曾站在威尔逊和莫里尔合作的立体实景模型前,花费无数小时徒劳地分辨前景与后景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年,耶鲁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鲁道夫·F.查林格(RudolphF.Zallinger,—)接受时任馆长阿尔伯特·E.帕尔(AlbertE.Parr)的委托,为博物馆绘制了一幅海藻图。一年后,博物馆方再次委托查林格在博物馆的主展厅内作画,主题为史前生物。

《哺乳动物时代》,素描初稿(年),纸面素描,鲁道夫·F.查林格(—)绘

《爬行动物时代》,素描初稿(年),纸面素描,鲁道夫·F.查林格(—)绘

作画前,查林格花费6个月时间恶补动物和植物学常识,花费一年时间进行蛋彩画的练习。一切准备停当后,他终于开始了这幅英尺(约33.5米)画作的绘制。在干墙壁上辛苦耕作4年后,融合3亿年生物进化史的巨作——《爬行动物时代》(TheAgeofReptiles)诞生了。

年,在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绘制壁画为查林格带来了普利策奖学金。两幅壁画《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TheAgeofMammals)的局部图还在年登上了美国《生活》(Life)杂志的封面。

引领世界

新馆竣工后,皮博迪自然博物馆成为耶鲁和纽黑文的一座地标,工作人员也在不停地扩建展厅,吸收藏品。

20世纪60年代,耶鲁古生物学家约翰·H.奥斯特罗姆(JohnH.Ostrom,—)在考察美国蒙大拿州的一片荒原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奥斯特罗姆将之命名为“恐爪龙”(Deinonychus)。他的发现,彻底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恐龙的认知。

在奥斯特罗姆发现恐爪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恐龙是一种冷血、低等的巨兽。但恐爪龙的某些生理特征——尤其是它们像镰刀一样的利爪——证明了恐龙并非迟缓、愚笨的动物,正相反,它们是伶俐、敏捷的捕食者。

凶猛的平衡恐爪龙(Deinonychusantirrhopus),镰刀状的爪骨化石,采自美国蒙大拿州卡本县(图片约为实物大小)

根据奥斯特罗姆的描述所绘制的平衡恐爪龙图像(年),罗伯特·巴克(RobertBakker,—)绘

奥斯特罗的这一发现给古生物学界注入新的生机,并一举引起了一场“恐龙文艺复兴”(DinosaurRenaissance)。在这场科学革命中,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人们今天对恐龙的看法——它们是极为活跃的生物,拥有复杂的行为方式。

今天,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们依然致力于在全世界进行考察,进一步完善我们对地球和生命的认知。同时,这座博物馆也延续着长久以来的传统,继续引领着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从赤道到极地,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们探索地球的脚步从未停歇。此刻,他们正在路上;未来,他们也不会停止。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鸟类学家在苏里南首次发现穴鸮的身影,这证明南美洲的生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标本制作师玛丽莲·福克斯(MarilynFox)正在研究一块精致的头骨化石。化石来自三叠纪一条鳄鱼的近亲。

今天,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共有10个科研部门:

人类学部?????植物学部

昆虫学部?????科研仪器文物部

古无脊椎动物学部??无脊椎动物学部

矿物学和陨石学部??古植物学部

古脊椎动物学部??脊椎动物学部

每得出一个新的发现、每发掘一件新的藏品,我们都能对身边的世界获得更深入一点的了解。

如今,生物灭绝和气候变化时常占据报纸的头条,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这样的科研机构有责任为探索世界做出贡献,有责任探索人类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和未来的角色。人类,既是地球上的居民,也是地球的保护者。

耶鲁本科生梅琳娜·德尔加多(MelinaDelgado)正在对拟铁树属(Cycadeoidea)植物的茎干化石进行分类。

志愿者达妮卡·迈耶(DanicaMeier)与学生马克斯·兰伯特(MaxLambert)正在制作蟒蛇的骨骼、皮肤和组织标本。兰伯特同时也是博物馆馆员。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古植物学家彼得·克莱因(PeterCrane)和胡树声(ShushengHu,音译)带领学生艾玛·洛卡泰利(EmmaLocatelli)、玛雅·米奇克(MayaMidzik)在美国布洛克岛采集白垩纪褐煤。

昆虫学家拉里·加尔(LarryGall)和耶鲁研究生妮可·帕尔非-莫霍劳伊(NicolePalffy-Muhoray)一起参加康涅狄格州斯特拉福德市举办的24小时皮博迪“生物限时寻”(PeabodyBioBlitz)活动,正在对从捕虫网中采集的昆虫进行分类。

耶鲁古生物学研究生霍尔格·彼得曼(HolgerPetermann)在亚利桑那州的化石林国家公园中,正准备给一块化石的外表包裹石膏。

洛马米长尾猴(Cercopi-thecuslomamiensis)是过去30年中非洲仅有的两种猴类新物种之一。它由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埃里克·萨吉斯(EricSargis)带领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于年命名。在年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猴子之前,当地人已经对它非常了解了。

第二章?认识大自然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中那些史前器物和自然标本记录着人类发现自然的历程。

这些标本来自世界各地,是某一个物种中被人们加以科学描述的第一个个体。或者说,这些标本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观点,引领着人类加深对地球生命的了解。

同时,正如新物种的发现能让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新技术的发展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本章介绍的,正是在皮博迪自然博物馆中珍藏的一部分珍贵的“第一个”。

博物学不仅仅是对新物种进行命名,还要对新物种的行为进行鉴别和研究。年,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Pavlov,—)提出了他的“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和助手通过研究在给狗喂食时的唾液分泌现象发现了这一理论。这个实验非常有名——研究人员每次喂食时都会同时给出一种特定的声音,一段时间后,即便只听到这种声音,狗也会分泌唾液。

人类头部的射线成像照片,年

这张X光照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亚瑟·W.古德斯皮德(ArthurW.Goodspeed,—)拍摄的一组照片的一张。

年,古德斯皮德无意间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5年后,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R?ntgen)也宣布了类似发现,这让古德斯皮德开始重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fb/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