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传说16跟我走,跟我走,花衣魔笛手在
演播:兔子 编辑:涂鸦 八百年前的德国小城鼠患成灾 全城人束手无策打算弃城逃走 花衣吹笛人突然出现在市长面前 他的服装花色古怪腰上插着笛子 他说他能清除老鼠但要收一笔酬劳 市长回答说只要能赶走老鼠就给他五十倍酬劳 花衣吹笛人拿出笛子吹起轻柔曲调 所有老鼠纷纷从各处跑出跟在他的后面 吹笛人走到河边继续吹着笛子 老鼠如痴如醉一批接着一批跳进河里被水冲走 居民高兴得要命但吹笛人索取酬劳时市长却说没钱可付 吹笛人默默离开小城当晚月亮高挂天空家家安睡 半夜里小城的空中响起了清澈笛声 每一家的小孩都从家里跑到路上跟在吹笛人身后 他一边吹着笛一边往山上走去 所有小孩跟在他身后走着走着最后全部消失在大山深处 全城只剩下一个柱拐小孩 因为走太慢追不上朋友最后一个人哭着回到城里 这个小孩哭着跟所有大人说他追不上其他的人 大家都走了只把他一个抛下 晚上好,亲爱的小伙伴们,欢迎收听新一期的鬼书怪谈,我是主播兔子~ 听过前面的小诗,我想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传说中的花衣吹笛人,或者也叫花衣魔笛手。没错,这也是我们《瘦长鬼影》电影中涉及的另外一个经典形象。电影中提到他自然是由于他和瘦叔都是诱拐儿童的好手,不过关于这位魔笛手,其实还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讲。 《哈默林的花衣魔笛手》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一首童话故事诗,故事本身来自欧洲民间传说。德国北部的小城哈默林建于年,位于威悉河畔,是“童话之路”中最重要的站点之一。 据说,中世纪时,哈默林城鼠患猖獗。当时,也就出现了专门捕捉老鼠的行业。年,居民已经无法忍受老鼠的肆虐,镇长也束手无策。一天,镇上来了一位身穿五彩长袍的神秘吹笛人,他说如果能给他一笔酬金就可帮助镇上的人驱除老鼠。人们欣然答应。于是,他拿出笛子吹奏起来,老鼠受笛声魔力的吸引,纷纷从房屋里跑到街上,跟着他来到威悉河,结果老鼠全部溺死在河中。事后,他返回镇子领取酬金,谁知镇上的居民却食言拒绝付款。吹笛人大怒,决意报复。他再次吹起笛子,这一次,笛声引来的是镇上的名儿童。孩子们都跑到街上,跟着吹笛人走出城门,然后消失在森林中。 据说这个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哈默林城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几次离奇的儿童集体失踪事件。公元年,德国格林兄弟将这个悬案写成传说故事,警惕所有人“善良、守信”。后来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还借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ThePiedPiperofHamelin:AChildsStory。再后来到了年,有人将其改编成电影《仙笛神童》(PiedPiper,The),从此这个故事也就有了政治方面的隐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威悉河畔的拥有6万居民的哈默林城因为"花衣魔笛手"故事的广泛流传,已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今天的哈默林人把"花衣魔笛手"奉为神明,以他的形象作为该城城徽。 在美丽的老城区里,随时都能遇见带有插着羽毛的彩帽,穿着五彩缤纷服装的男子,在街头巷尾串行以招揽游客。一年一度的6月26日这个灾难纪念日,反而成了哈默林城的盛大旅游节日。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每周日的12点整,露天剧场都要进行“彩衣笛手”童话剧的演出,供游客免费观赏。 城中的布根罗森街,据说就是儿童失踪的地方,墙壁上仍刻有儿童失踪的碑文。到今日仍保有禁止在该街跳舞嬉闹的传统。街道两边到处都是老鼠和捕鼠人纪念品。独一无二的捕鼠人博物馆、老鼠市场等,为哈默林增添了「鼠城」的味道。 时至今日,又有很多新的说法来对这个古老的传说进行解读。 1.有人认为魔笛手其实是除鼠人和流浪艺人形象的结合体。首先当时欧洲大部分城市的卫生设施基本等于没有,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当时人们处理排泄物的方法就是趁着清晨没人的时候,打开窗户把整桶的污物泼在街上。这也就导致了14、15世纪整个欧洲的鼠疫蔓延,而整日跟老鼠、污物待在一起的除鼠人自然也不招人待见。当然他们不可能真的靠吹笛子来驱赶老鼠,更多的还是通过陷阱和毒药。 而这种“穿着花衣,吹着笛子,拥有魔力,来去无踪的流浪汉”形象应该更接近游走于各个城市间的流浪艺人,他们通常通过演奏音乐或跳舞来赚钱谋生,说白了也就是某种乞丐,我们现在在城市里也能见到他们“后裔”,当然这个“后裔”是打引号的。这些流浪艺人的穿着相较普通人更鲜艳一些,又唱歌又跳舞,而跳舞在中世纪的时候属于背德行为,教会认为,跳舞会让纯洁虔诚的教徒受到罪恶的污染。所以通过跳舞“带坏孩子们”的流浪艺人就等于是和魔鬼定下合约的背德者。另外,作为来自东方阿拉伯的乐器,笛子等吹奏乐器演奏的音乐被认为是撒旦也就是魔鬼的声音,吹笛子的人也就等于被魔鬼迷惑了灵魂的人。 在这种解释里,吹笛人基本上被认为是魔鬼的化身,也就没有了前面所说的童话寓意了。 2.另一种说法认为,魔笛手只是一个具象化的形象,真正带走孩子的第一可能是鼠疫本身,第二可能是某种天灾,由暴风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或威悉河泛滥等等。 3.另一个有趣的解释是说,老鼠的集体迁徙与投河并不是源于笛声的魔力,而是因为这些老鼠并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旅鼠。 旅鼠是一种提醒椭圆、体毛呈浅灰色或浅红褐色的可爱小动物,主要分布在挪威北部和欧亚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 它们虽然外形软萌,却是世界上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开始生育。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它的繁殖能力: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开始生,假使它们一年中共生了7胎,每胎12只,一共就是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只。半年后到了9月初就会形成只的庞大队伍!就算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这是旅鼠的第一大秘密。所以哈默林城当时遭遇的如果不是黑死病,就有可能是泛滥成灾的旅鼠。 当旅鼠的数量急剧地膨胀,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是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人发现,这时候,连它们的肤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桔红,使其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为了千方百计地吸引猫头鹰、贼鸥、秃鹰、北极狐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秘密。 当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数量总是有限,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都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会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方向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是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准备似的。但是后来,不知道是谁下了命令,也不知谁带头,它们却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而队伍会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地跳将下去,直到被汹涌澎湃的波涛所吞没,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秘密。 关于旅鼠集体自杀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猜测,比较可信的是,由于在旅鼠数量剧增,当地的食物变得稀少时,旅鼠和其他动物一样,会向其他地方扩散。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会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但随着后来者越来越多,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这可能就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 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例如,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从而使其繁殖力下降,变得更有攻击性。在群体密度过大时,旅鼠的反应不是牺牲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攻击其他旅鼠,乃至出现自相残杀。 当然这是现代科学得出的结论,在那个充满迷信的中世纪,人们自然也就会给这种独特而费解的现象赋予一种神秘的解释。 时至今日,恐怖的黑死病早已被化解,旅鼠的秘密也已经被揭开。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童话故事,可能会发现它所蕴藏的最深远的意义,是它影射的政治以及社会效应。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旅鼠效应”,泛指在团体中盲目跟随的行为。因为驱使旅鼠前进的,不是求死的欲望,而是惊慌。包括对饥饿的惊慌,以及对方向迷失的恐慌。正如投资者的突然增多,导致过多的钱追逐过多的股票,投资机会顿时减少。而当市场出现暴跌时,撤离市场的通道将非常狭窄,集体的恐慌导致了投资者的自杀性的抛售。 巴菲特先生曾经把旅鼠拿来比喻证券机构,来说明股市的跟风效应,最后给我们的忠告是,不要相信市场而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旅鼠效应的产生原因有两条,一是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二是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其实又何止是在经济学领域,在现今的西语语境下,花衣魔笛手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一个常见的政治明喻,因为一提起这个故事,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数百只没有头脑、愚笨无知的老鼠跟在魔笛手后面,走向死亡。这也用来代指那些独裁主义的政治,以及盲目无知的民众。正如一战后的德国,被凡尔赛条约制裁的德国民众充满了恐惧、屈辱与愤怒。这种情绪在德国国内的大量蔓延最终被纳粹党利用,希特勒吹响了手中的魔笛,几乎率领着所有的德意志人,将整个世界拖进了战争的深渊。 “跟我走,跟我走。”花衣魔笛手正向你招手。如果你盲目地、不假思索的跟随某个政治人物或者权威领袖,最终也就可能和传说中的老鼠一样,走向集体毁灭的命运。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故事了,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呢?听故事长知识,这就是兔子老师给你最大的礼物啦~也希望我们的听众都能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不要做一只没头没脑的笨老鼠~ —END— 鬼书的涂鸦帮我点个在看呀(●?σ)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fb/7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探访小蓝企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