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记录在法国作为一名观鸟爱好者是什么样
在 法国作为一名观鸟爱好者是什么样的体验? 提到法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地标性的埃菲尔铁塔,典雅宏伟的卢浮宫,或者是一些诸如城堡,红酒,奢侈品之类的字眼。不过,我不是来为各位介绍这些文化的,相信这类推送大家看都已经看腻了。上周答应了一个朋友帮她做一期不一样的推广,(小编:可能是我?)那么今天就让我结合自身来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留法经历。 我是一个鸟类爱好者,你可以用诸如aimerlesoiseaux,observerlesoiseaux…之类的简单句来形容,但作为一个“专业的”爱好者,我更喜欢称自己是一个ornithologue,或者是naturaliste. 观鸟源于英国,鸟类学家们通过望远镜,观鸟镜等媒介观察并记录下野外环境中的鸟类外表特征,分布地域,生活习性等等,并以此进行物种分类和研究,之后诞生了鸟类学这一学科。不过观鸟发展到现如今,对于绝大部分的爱好者来说,观鸟只是一种与自然面对面接触的途径。其中资深一些的可能会互相攀比,甚至炫耀他们已经收获到的鸟种和数量,而这样可恶的家伙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有…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相比单纯的看,我更倾向于用照片记录下我所看到的,超长焦细腻的镜头如同望远镜一般,能很好地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说实话难忘的经历实在有很多,记得有一次夏天和朋友去森林中寻找欧夜鹰,一种黄昏十分才会出没的鸟,喜欢捕捉进食飞行中的昆虫。太阳还没落山之前,森林里回荡着大山雀,蓝山雀,叽喳柳莺等小型鸣禽清脆的叫声,但当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独特古怪的声音,好似振动的马达一样,高频率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林间开始不时看到飞快略过的黑影,就像雨燕一样敏捷迅速,借着微弱的暮光还可以依稀看见翅膀下方的白斑,那就是我们要找的欧夜鹰。不只是欧夜鹰的叫声,几声响亮如同犬科动物一般的叫声,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发出,之后渐渐走远,我知道那是狍子的叫声,夜晚的森林其实和白天一样热闹。 欧夜鹰拍摄于forêtdebenon 同样是夜晚,即使是有人活动的区域,一样可以见到有意思的东西 仓鸮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员工宿舍楼下方 去年暑假我曾经前往位于奥莱龙岛与大陆相隔的自然保护区做过为期一个月的生态志愿者,在保护区吃住的一个月,我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特别是那些每次吃我做的中餐都吃得津津有味的。除了体力活,因为我在当地的观鸟经验丰富,几乎听下叫声就能分辨种类,也兼职过保护区的鸟类向导和解说员(几百种法语鸟名没有白背),面对来保护区参观的游客们,也算过了一把“专家”的瘾,讲真每次看到那些崇拜的小眼神真的太让人有成就感了哈哈哈…当然除此之外我自己也好好享受了一把推开门就是大自然的感觉~ 纵纹腹小鸮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 白鹳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 红隼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 绿翅鸭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 除了鸟,我还跟随爬行动物类专家的做过蛇类的追踪记录,和哺乳动物类专家做过关于鼩鼱的专项调查,和昆虫专家在夜晚做过灯诱,还和鱼类专家一起穿着塑胶的大裤头下过海…印象最深的一个还是亲手捕捉毒蝰那次了,因为要追踪记录需要蛇的长度,性别,进食情况,健康状态,并且在腹部减掉一些鳞片并烫上印记,需要捕捉。 毒蝰拍摄于放生之后 我记得当时发现这条毒蝰时我自告奋勇地拿着一根随手掰来的木棍就上去了,因为对蛇没什么认识(还停留在三角头就是有毒的层次,之后还被人纠正那是错误的说法)一个文盲也不会知道vipèreaspic这个名字的含义,以为和之前抓的游蛇之流没啥两样,最多有些小毒,事后查了查才是一阵后怕。 记得它当时盘在马路上(被我们从灌木丛中拖出来后就没有再试图逃跑)警惕地与我对视,我用木棍缓慢靠近它的头部,它摆出了攻击架势,我猛地迅速下压,一制住脑袋立马上前,来到它上方,刚想换用手捏住七寸。树枝太软,它竟然挣脱了!看到它朝我裂开了嘴。我赶紧一抬脚挡在它脑袋前方,幸好登山靴足够厚实,它在我的靴尖咬了一口没能咬动,我赶紧用脚压住它的头,趁它没有反应过来,用戴着手套的手迅速地捏住了它的脖子。 看着它扭曲的蛇吻,还有靴子上残留的透明色液体,我当时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抓住了一条毒蝰… 离开了保护区惊险的捕蛇,我觉得还是看鸟更合适我…(小编不禁笑出声来。。)不过陆地上的鸟固然很多,但诸如刀嘴海雀,崖海鸦,鸌,贼鸥之类终年生活在外海上的鸟类,可不是沿海地区能轻易见到的,当然还有北大西洋最大的海鸟,憨鲣鸟。一种能够从高空俯冲一头扎进海水中捕食鱼类的大鸟,憨鲣鸟群和鱼群的一直是儿时动物世界中的经典镜头。 为了一睹这些远海精灵的真实面目,我曾和鸟会的大神们一同坐船前往了两岛之外的远海,这也是我去过的,除了北极圈内和我的卧室(小编:世外桃源啊!)以外,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没有信号的地方。 憨鲣鸟拍摄于北大西洋 大贼鸥拍摄于北大西洋 (哦,我说的鸟会,是指法国最大的自然鸟类保护联盟LPO,我是LPO的会员也是志愿者) 说到LPO自然不能不提到鸟类环志这门手艺活,定期捕捉野生鸟类,记录下它的各项体征,环上刻有唯一代码的金属脚环,再放飞…等待着它在其它地方的环志中再次被捕获,或者被观测记录到,以此来研究鸟类迁徙路线,评估种群生存情况等等,可以说鸟类环志是一个相当国际化的研保活动,科学家们甚至可以从某种鸟类迁徙不同与往年的变化中判断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我在保护区的时候做过环志,但更多的是和鸟会的朋友们一起。起一个大清早,天刚亮时开始拉网,之后小心翼翼地把中招的小鸟从网上取下,装在小布袋中带回不远处的环志点进行环志,或者更熟练些的直接在网旁边做完所有流程,切记对待小家伙们要温柔一些,不然它们即使不咬你,也会在你手中颤抖着留下一些粪便==而这样一来或许你就没法享受环志过程中贴心的热咖啡和手工制作的美味蛋糕了,当然或许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照吃不误。 环志偶尔也会遇到些大家伙,比如雀鹰啊,大猫啊之类的它们往往想来蹭一顿自助餐的,结果自己被网住了,成为了网上的一员… 欧柳莺拍摄于MaraisdePampin 蚁鴷拍摄于MaraisdePampin 很凶的红背伯劳拍摄于MaraisdePampin 长耳鸮拍摄于MaraisdePampin 夜莺拍摄于保护区Mo?ze-Oléron 故事实在是讲不完了,在寻找小鸨的时候,我模仿它的叫声得到了回应…;在玛兰斯小镇上一户人家的小院子里数出了40多只长耳鸮;在破旧的教堂偶遇红翅悬壁雀,近距离目击鹃头蜂鹰捕食胡蜂的巢,看到大杜鹃朝着它的黍鹀母亲乞食,茂密的森林中意外地发现一个大斑啄木鸟的树洞和正在喂养的幼雏,蓝喉歌鸲大胆地飞到我的镜头面前鸣唱… 狐狸的一瞥 欧洲红松鼠 树上的猫 蓝喉歌鸲 芦鹀的歌 黄雀的树荫 产卵的金凤蝶 悬壁之峰 红额金翅雀 大斑啄木鸟 对于我来说每一次与神奇的生命邂逅都是一个值得回忆的故事,我有时会翻出自己整理的照片文件夹,看着列表里的名字,几乎与每一个初遇时的景象都还历历在目…自然探索一途没有尽头,我其实也只是其中一个小萌新罢了,我有两位鸟友是夫妇,每次邀请我去他们家喝茶的时候都会一个不停地和我诉说他们的故事,相伴了一生周游34个国家,光是鸟类影像就记录了不下余种,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小编:搜索喜欢观鸟的妹子。。。) 他们的故事虽然每次都把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但路还是要一步步来,这个夏天我实习完之后会跟随团队深入法西边境的比利牛斯山区,真是期待,那里又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美丽的风光地理中出没的是胡兀鹫,雕鸮还是尚存的棕熊? 最后,对于即将来法国,或是准备来法国学习的你,或许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伸出手拥抱自然,拥抱一下这个不只有projet和soirée的法国。 本文作者徐捷,毕业于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目前就读拉罗谢尔EIGSI工程师学院3年级 为徐学长打CALL,每一张图片都是可以直接拿来做屏保啦! 更多资讯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tz/7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父亲节特别绘本爸爸的白头发我的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