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建,从英国到达亚洲,要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过印度洋,最后进中国南海,时间至少长达3个多月,行程超过一万多海里。3个月的海上航行,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吃到什么。在没有冰箱和罐头食品技术的时代,在海上要生存3个月,不是一件易事。英国人能依靠的,几乎只有传统的保存食品的手段,比如腌制食品。

作为海上强国,英国必须注意船上食品供应问题。早在年,英国成立了“食品分配董事会”VictuallingBoard,通过董事会,对海上食品供应提供了标准。在没有冰箱和罐头的时代,海上食品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在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败血病,在年以前一直无法得到解决。英国水手,包括船上的所有人,主要食物有以下几种:

●饼干:饼干不是今天大众所熟悉的酥松适口的零食,而是要能够在海上保持几个月的干粮。所以饼干硬得和石头一样。

●酒:啤酒、葡萄酒为主。

●肉以腌制的牛肉、猪肉为主。

●奶酪

●鱼

●食用油

●黄油

●燕麦

●糖

为了给英国的海上船队提供饮食,围绕在英国的港口有大量的海上食品加工厂,饼干面包制作坊、屠宰场、腌制场和酿酒场。

除了那些腌制的食物以外,船上还可以有活的牛、羊、猪、鸡、鹅。这样一来,船上可以有新鲜的奶、肉类和蛋类。之所以带活的动物,是考虑到,如果目标是亚洲,那么船员就要面对三个月以上的航程。此外,船上的水手人数众多,一艘战舰上至少有上百人,旗舰人数会多达之众。如此庞大的舰上人员,食物需求量之大难以想象,而组织几百人同时用餐本身就具有挑战性。

一旦来到大海上,对水手的饮食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对那些靠卖体力为生的水手,每天的开饭时间是最圣神的时刻。早饭45分钟,午饭和晚饭各90分钟。在他们进餐期间,船上的任何人都不得干扰。船长一定要保证开饭准点。有一位船长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水手热爱他们的肚子超过一切......减少他们的饭量或者减少约定的份额,会触动他们最敏感的神经,对此而产生了的厌恶,超过服务于国王中的任何艰辛。”

和来自下层社会的水手们相比,船长们,多是由贵族组成。身为贵族,可以享受额外的待遇。不过额外的待遇需要贵族自己掏钱。他们花钱雇佣厨师和仆人。和某些电影上描写的一样,在船上他们有精美的银餐具,玻璃酒杯,还有干净的桌布。他们喝的是纯正的葡萄酒,外加水手们吃不到的甜点。船长们可以随船带上自己想要吃的食物,其中包括一些活的家禽。在船上,船长们用餐也不和水手们在一起。

在长途的航行中,另一个食材来源是大海。水手们可以通过钓鱼来改善伙食。据记载,船员们曾钓到过鲨鱼、飞鱼、海龟,甚至海豚。海鸟,比如海鸥也可以成为水手们的盘中餐。另外一个弥补食材的途径是沿途的商贩。他们驾着小船和船上进行交易,水手们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新鲜水果的机会。

饥饿恐怕是船员们必须要忍受的。于是有了水手吃老鼠的记载。据史料记载,由于船上储存了大量食物,老鼠就成了常客。水手们经常以捉老鼠为乐,而捉来的老鼠会被食用。据水手们说,鼠肉和兔肉一样好吃。既然老鼠肉都要吃,看来水手们一定饿得不轻。

可惜水手们没有军官们的财力为自己购买额外的食物。虽然每个水兵都有工资,但和军官比起来差距很大。大约低级军官的薪水比水手高8倍,而船长薪水是低级军官的4倍。当然工资对水手们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是海战。在海战中,如果成功地缴获对方的船只,随船的财产会成为战利品,在水手们中分配。当然船长拿大头,水兵拿零头。即使是零头,对水手来说,也算一笔横财。发一次横财,可以吃几年。这也是水手冒险到海上的潜在目的之一。

鉴于船上食品种类的有限,水手们吃的最多的“菜”是炖杂烩Lobscouse,里面有咸肉、硬饼干、洋葱。这样的炖杂烩不可能好吃。可惜,好厨师怎么会到海上来冒险呢?不难理解,英国海军雇佣的所谓厨师多是因缺胳膊少腿而退役的水手,他们并没有烹调经验,只要会熬汤。起航前,他们负责检验食品的保存和食品的清洁。他们的炖杂烩支撑着英国海军的饮食。

其实即使在陆地上,英国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何况是在19世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xx/1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