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假期的第一天,你在哪里呢?在路上,已到达,还是在家里做梦呢?或者,正在为即将的人头涌动而畏惧。不如,远离喧嚣、奔向天漠,去体味无边无垠的辽阔浩瀚吧。如果你是急性子,那么说走就走,《去中国最美的沙漠看看》;如果你喜欢神奇,就与《撒哈拉,三毛真的来过……》一起,去寻找那个动人的浪漫。再不然,就和我一起梦游记叙吧,因为“要日记,就记梦,梦醒夜半,不可睁目,慢慢回亿,梦复续之……以我观我而我自知,自知乃于嚣烦尘世则自立”。不管干点啥,都祝您:

十一快乐!长假快乐!天天快乐!

01撒哈拉,三毛真的来过……

(节选自:《户外探险》,作者:刀子)

撒哈拉,要追溯这个名字的记忆,已是我遥远的童年时代。那时还读着竖排版的繁体《西游记》,偶然读到三毛那篇《沙漠观浴记》,她生动细腻的文字给我留下了两段不可磨灭的印象——用石头刮“老坑”的浴女和灌海水拉粑粑的女人(“老坑”乃苏州方言,是身上污垢的意思)。于是“撒哈拉”的记忆就这样和“偷看女人洗澡”牢牢地联系起来,虽说不是什么光彩的回忆,但打小就特别念叨着,将来一定要去趟撒哈拉沙漠。

一眨眼很多年过去了,三毛也在年过世,而想去撒哈拉沙漠的这个念头却一直在脑海中萦绕。也曾独自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比起撒哈拉,总缺少那么一种感觉,大概撒哈拉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片沙漠,更烙上了童年记忆中关于三毛和荷西的痕迹。

西班牙教堂寻找三毛结婚记录

阿尤恩(ElAaiun),在三毛的书中译为“阿雍”的小镇,地处北非西撒哈拉地区,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联合国决议让撒哈拉威人自治,但目前由摩洛哥实际军事占领着。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在摩洛哥投入巨资百万美元后,阿尤恩已成为西撒哈拉地区北方最大的城镇。阿尤恩并无太多旅游资源,城市周围的沙丘也并不壮观,远不如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边境的巨型沙丘。但这里却因为多年前在此居住的一位中国女作家而让人念念不忘,她曾在此写下著名的《撒哈拉的故事》。

翥红色的西班牙教堂并不难找,这是阿尤恩镇惟一的一所教堂。除了南部达卡拉,或许这也是整个西撒哈拉地区惟一的教堂了,现在到处都已换上伊斯兰礼拜的清真寺。钟楼高高耸立,礼拜堂上竖着十字,然而大门却悄然紧闭。如果三毛和荷西是基督徒,当年结婚也应该来此登记才对。

走近紧锁的大门,怯然敲敲门,里面却只传来空洞的回应。四顾茫然,一个路人都没有,似乎连小镇本身都已经遗忘了这所教堂。叹了口气,有点落寞地转身离开,看样子估计不再会有人来这个“遗忘的角落”做礼拜了。

正当我准备离去,背后却突然响起呼唤声。回头一看,居然有个黑女人从旁边侧门探出头来向我招手。她说着听不懂的法语还是什么语,但我大致猜到她让我从那里进去。

或许是神职人员的善意和天性,也许是来这里的人实在太少了,神甫瓦莱里奥热情地带我四处参观,介绍这座当年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教堂虽然只是座小教堂,但穹顶的恢弘气势还是把我震慑住了。手绘的耶稣圣像以他仁慈的双眼俯瞰众生,而他身侧则是追随着他的门徒。

二楼摆放着一架古旧的钢琴,等着不知何日再来的唱诗班。阳光透过楼顶无数十字小窗,被五彩玻璃的釉彩染成不同的颜色,如同神谕般投射在远道而来朝拜者的眼中。

我和瓦莱里奥说起前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位当年在这里居住过的中国女子,她在这里和一位西班牙男子结婚,度过最难忘的三年。我希望能在这里查看是否有当年他们的结婚记录,并非为了查证,而是为了怀念。

瓦莱里奥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来查这位中国女子,难道她是我的亲人?我摇摇头,这是一位让我钦佩的女作家,很小就读过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经历,影响了很多中国人。瓦莱里奥点点头,说这里的确保管着所有在此登记结婚的人员名单和签名,从年到现在厚厚几本。资料保管室比我想像的整洁多了,墙上挂着耶稣的圣像,一张崭新的办公桌摆放着一些资料,一面全金属大橱靠在墙角,瓦莱里奥指指上锁的大橱,“那里保管着所有资料,即使年代久远的也都在。”

打开大橱,一大摞档案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按照年代分门别类。瓦莱里奥如数家珍般地告诉我,哪些是结婚记录册,哪些是当事人的签名录。

厚厚的档案册记录着所有这段时间来教堂举行婚礼的夫妇,还有每一对夫妇的亲笔签名。我屏声静气,书卷翻开时飘起的灰尘在我眼中都那么轻盈美丽。

连瓦莱里奥都急着看想到那份珍贵的结婚记录,如果有三毛的签名那就更棒了。然而档案一页页翻过,“这已经是8月了,没有荷西玛里亚这个名字。你确定是7月吗?”

“那能看看年吗?”我从来不放弃希望。

他帮我又重新仔仔细细查看了所有从年到年的记录,我真是很感谢他的耐心。

“每本档案册后面还有索引,索引也查过了,你确定是在阿尤恩吗?在达卡拉也有教堂。”

“我确定是在这里,她和荷西在撒哈拉一直待在阿尤恩。”

反反复复查了好几遍档案,还是没能找到三毛和荷西的名字。瓦莱里奥和西班牙小伙都有点为我惋惜,“他们应该是在别的地方登记结婚,这里的记录是不会丢失的。”叹了口气,虽然比较可惜,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尽管没有找到三毛、荷西的名字,但我还是很感慨,这座西班牙教堂居然能把这么多年的婚姻记录都保存着。

翻看这些记录,犹如读着旧日的老时光,我不知道在这里签下名的所有夫妇是否都还健在。不知道年之后,这些签名是不是还是会留在这里纪念他们逝去的主人。

阿尤恩海湾:偷看撒哈拉威女人洗澡

对于撒哈拉的海湾,三毛的《沙漠观浴记》这样描述道:

“蓝色的海水平静地流进一个半圆的海湾里,湾内沙滩上搭了无数白色的帐篷,有男人、女人、小孩在走来走去,看上去十分自在安祥。”

我蹑手蹑脚地走近这片阿尤恩海滩,仿佛走入悠长的记忆,寻找着记忆中散落的撒哈拉威人的白色帐篷。空气中传来阵阵腥臭味,不知道是鱼的味道,还是当年撒哈拉威女人排毒的味道。

一片巨大的沙滩如同梦境般飘了过来,连绵沙丘的弧线让我如梦魇般着迷。或许只有这样的荒芜才配得上她的名字——撒哈拉,这片大西洋岸边的撒哈拉沙漠!

看不到人迹,只有几只流浪狗在漫无目的地游荡,它们来沙漠找骨头吗?继续往前走,才从高处绕过沙丘看到海水,海滩边没有什么人。只看到一对情侣在沙地上踽踽而行,看这情形也不像要脱衣服洗澡的样子。我深深地为这个罪恶的念头而自责,但来这里偷看女人洗澡可是我多年的憧憬啊!

从容不迫地跨过围栏跳下公路,这里不再会有撒哈拉威人气势汹汹地拿着刀来追杀我。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沙子走下沙丘,在沙滩上信步而行。远处的一大群海鸥,一溜儿栖息在海滩上,走近也不怕,自顾自地聒噪着。有个当地人驻足于我的镜头之中,默默地发着呆,真有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绝之感。

继续往前走是一大片扇形的海湾,湛蓝的海水倒映着海滩边竖起的高楼。几十年前三毛笔下的阿雍海滩,已被摩洛哥彻底改造。想偷看撒哈拉威女人在沙滩上唱歌排毒的想法,完全成了泡影。

几叶翠绿色的木舟,翻着大肚子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它们的主人则更悠闲,跨坐在木船上,慵懒而惬意,仿佛一位富有的君王。两个当地小伙,坐在码头的石墩上,听任海鸥在他们身侧上下翻飞,听任时间如眼前的海水般静静流淌。

三毛曾在《素人渔夫》里写到她和荷西在海边抓鱼到小镇上去卖的有趣经历,而在这个港口有的是大把大把的“素人渔夫”。海岸边有一个泊满了小船的小平台,听听贼鸥们嘎嘎乱叫的兴奋劲,闻闻空气中弥漫的鱼腥味,就知道渔夫们打渔归来肯定大有收获。渔夫们正在卖力地把一箱箱的鱼往岸上搬,沉甸甸的样子,封得很严实,我伸长了脑袋还没有看出来有什么鱼。

我在看鱼,他们却在看我。我笑着说“Salaam”,他们回我以朴实的微笑。

有个能说英语的小伙上前来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他认识这里大多数渔夫,要买鱼他可以帮我。我说我想看看有什么鱼,不知道贵不贵。那小伙子转头和忙着搬箱子的渔夫吆喝了几句,那渔夫二话没说就把一个箱子打开,挑了几条鱼摆在我面前。

想起三毛和荷西当年在海边抓到的鱼,“有章鱼,有蛇一样的花斑鳗,有圆盘子似的电人鱼……”果然在这里都看到了,花里胡哨的花斑鳗,纹理像咖啡色的大理石;圆盘子一样的鱼也有,就是三毛说的电人鱼,有点像鳐鱼,但又没有长长的尾巴。后来我查了才知道,这种鱼学名叫做“电鳐”,有着比目鱼一样的单边斗鸡眼。小型电鳐电压可达80伏,大型电鳐发出的电流足以击倒成人,有海中“活电站”之称。还有一条小鲨鱼也在里面,看体型完全属于萝莉幼齿,可怜也被抓上来了。

我问小伙子这条“萝莉鲨鱼”多少钱,他说四五十块,折合人民币再打个七五折。

这里的海水颜色是碧绿色的,不知道是因为船的倒影,还是因为水中的藻类。这种尖头的小渔船,就是当地渔民的生活来源。要是有时间,能和渔民一起出海打趟渔,那就更有意思了。

题图:这是三毛生前最喜欢的一张自己的照片,几乎概括了她漂泊流浪历尽沧桑的一生。(摄影:肖全,年9月摄于四川成都柳荫街)

一个时代已经远去,只有文字和其中的情感不朽。作者和摄影师刀子花费时日在撒哈拉寻找三毛的足迹,不知若干年后,还会否有人重走这段传奇之路。

02去中国最美的沙漠看看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上帝画下的曲线

有一处沙漠,从地上铺到天上,又从天上漫到无际无涯;有一处沙漠,曾因德国探险家鲍曼的一本书而轰动了整个欧洲;有一处沙漠,因其中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而成为这世上的唯一。这是中国最美的沙海—至美至情的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秘境”蒙古阿拉善盟境内,因拥有多个美丽的沙漠湖泊、芦苇荡而备受青睐,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多米,堪称”沙漠珠穆玛峰”。

蔚为壮观的鸣沙区、星罗棋布的湖泊绿洲、生生不息的沙海神泉、神秘莫测的沙漠寺庙等,这些奇特而又迷人的景观,使得这里近年来成为沙漠探险、旅游、摄影的理想之地。

塔克拉玛干腹地

大地的天体营

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0余公里,南北宽约多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

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

大漠血脉

中国第二大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海拔~米,水源较多。

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专家这样评价:“沙漠里冬季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发开花。这时,沙漠里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情画意。”“春季开花的短命植物群落最引人瞩目,冬季的雪景、春季的鲜花、夏季的绿灌都各有特色。”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非常适合大众观光旅游、探险穿越,只有走进她,你才能了解她、理解她。

鸣沙山

月牙泉

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平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

鸣沙山景色很美,看着沙漠优美的线条,在山上看下面的月牙泉也十分美丽。沙子很细腻,沙漠和大海一样壮观,实在是惬意。

月牙泉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景。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处在沙丘环抱之中。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在鸣沙山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沙坡头

拽住流沙的脚步

这里是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大沙漠,而脚下则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风景非常美。

年沙坡头作为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第二站而闻名国内。它地处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县近郊,是一处景色绚丽、广阔无际的自然保护区。

在沙坡头旅游区内的景点颇为众多,集广袤的大漠、波涛汹涌的黄河、挺拔的高山、苍翠的绿洲为一体,既显江南之美丽景色,又不乏北国的大好风光。

预算专刊往期回顾

回复:又到检讨预算时

回复:预算实践应注意的问题(上)——体系篇

回复:预算实践应注意的问题(下)——实践篇

回复:广州地铁“四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回复:预算39个柔性原则

回复:轻松有效地预算

回复:根据假设做预算

回复:平衡绩效魔方:建立过程和结果计量标准

回复:让你的预算流程增值

回复:广州地铁定额管理

回复:南京地铁物资消耗定额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zl/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