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海松江

去西藏看布达拉宫与雪山

去非洲观草原野生动物大迁徙

去南极望海上的浮冰和日出……

一个大背包、一双登山鞋,

走过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或许你很难想象,这些精彩的背包客经历

属于一个77岁的“松江奶奶”

腰背挺直,双目有神,精神矍烁,笑声朗朗。凡是认识或见过庄雅珍的人都会有这种感慨:岁月对她真是太眷顾了,完全看不出年近八旬。

旅游一直是庄雅珍的爱好,相比于人文景观,她更偏好自然风光,喜欢看电视里《动物世界》等节目,“能够融入大自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特别向往亲近大自然。”

年出生的庄雅珍原是一家市属企业的职工,55岁那年退休。退休后被另一家单位聘用,又工作了整整18年,到年才第二次退休。“之前我也每年会去旅行,但第二次退休后有了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就开始了我现在的旅途。”庄雅珍说。

  去西藏:第一次背包徒步旅行

庄雅珍真正踏上背包客之旅是在她66岁那年。

年,庄雅珍萌生了去西藏旅游的想法。“就觉得西藏是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很想去看看。”她说。当时,在受聘单位上班时认识了一位维护电脑设备的年轻人,交谈中才知道,这位年轻人不仅是个电脑专家,还是个经验丰富的背包客,多次去过西藏,对西藏非常熟悉。

庄雅珍将自己想去西藏的想法告诉了他,恰好他近期也有组织驴友去西藏徒步旅行的计划。于是,庄雅珍便决定跟随这位年轻人,实现自己多年的西藏之旅心愿。不久,第一次参加徒步旅行的庄雅珍跟随其他6位驴友,开启了她的首次背包客之旅。

纳木错

第一次去西藏,庄雅珍一行走的是川藏线。川藏线分为南线和北线,中间也有一些连接的线路。对于不少旅行者而言,旅途中会选择仅走南线或仅走北线。但为了更全面地欣赏到藏区的自然风光,在与包车司机商量后,他们选择在南北线之间蛇形前进。就这样,从拉萨出发,途经纳木错、林芝等地,然后直奔成都,一共多公里,南北线交替着走过了整个川藏线。

“我们在拉萨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见到了虔诚的藏民。途经直贡梯寺的时候,遇到了藏族传统的仪式‘天葬’,虽然过去早有耳闻,但亲眼看到仍然非常震撼。”

布达拉宫

尽管时隔十多年,第一次西藏行的往事还是让庄雅珍历历目。“这种感觉很惊艳、很震撼。因为听介绍是一回事,自己亲眼所见、亲自感受是另外一回事。在那样的环境和风景里,就感觉把自己也完全融进去了,会心跳加速。这种感觉没法用语言去表述,甚至没法用笔墨写出来。”庄雅珍有些激动地说。

尽管庄雅珍是此次西藏徒步行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开朗乐观的性格让她显得格外年轻、充满活力。庄雅珍笑着说:“出门在外我们都是驴友,没有年龄之分。”而西藏的高海拔也没有给她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太大困扰,仅仅在海拔约米的纳木错感到些许的头痛,再回到拉萨就适应了。

林芝乡间

第一次当背包客,给庄雅珍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因为徒步旅行往往到达的是人烟罕至的地方,看到的风景与跟着旅行社的成熟路线走所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她说。正因为徒步旅行没有固定景点,可以随心而停,随心而走,这让庄雅珍深深喜欢上了这种出游方式。

去非洲:震撼心灵的动物世界之旅

走出国门,去看世界之美,也是庄雅珍所向往的。她说:“趁着自己身体不错还能折腾,要先把远的地方走了。”于是,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而在庄雅珍的旅行故事里,三次非洲之旅、游历11个国家,也令她印象深刻。

年,庄雅珍第一次非洲之旅,是去东非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由于对电视的《动物世界》节目的喜爱,她对野生动物有着特别的向往。

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之间隔了一条马拉河,当时正值七八月份野生动物大迁徙季节,食草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草原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集体大迁移,穿越马拉河,到达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去觅食。迁徙的动物以角马为主,黑压压的一片,蔚为壮观。

庄雅珍和驴友们在当地包了车,车棚支起来正好有40厘米的空隙,人可以站起来通过空隙看到四周的野生动物。经验丰富的司机还会特意带他们去偶遇那些相对危险一点的动物,比如非洲狮、花豹和大象等。

对于庄雅珍而言,这样的体验也令她感到震撼:“在非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人烟稀少,到处是野生动物,就会强烈感觉到,在那里,动物是占主导的。人和动物之间的那种和谐真的很令人震撼,动物和人类互不侵犯、互不伤害。”

庄雅珍说,这种感觉和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在动物园会感觉到人和动物之间是有距离的,但在非洲,人类和它们是共处一个大家庭里,你不必对它们有过多的抵触和防备。我们有一次正巧碰到一个大象家族朝车子走来,母象在前,小象在当中,公象在最后,因为我们的车挡住了大象的路,大象还很‘生气’,后来我们让出了路,看着大象一家缓缓从我们眼前走过,那种动物大家庭的温馨很令人难忘。”

去南极:成为今年最后一批旅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南极是一个既神秘又遥不可及的旅行地。对于庄雅珍来说,也是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在去南极之前,庄雅珍的足迹已经遍布其余六大洲。

“去过南极洲之后,才算真正走过了全球七大洲。”庄雅珍说。

去南极是无法自己组织的,一定要乘坐专门的邮轮才能抵达。而这趟旅程所经历的困难,也让庄雅珍始料未及。南极之旅的出发时间定在了今年1月25日,正值疫情暴发。因此,他们成了今年南极游的最后一批旅客。

“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们想,国外疫情暂时还没有蔓延开,也许还是安全的。通常一艘邮轮可以坐多人,那时候我们同船的只有人,而且大家都戴了口罩。”庄雅珍回忆道。

去往南极的路途十分漫长。航班辗转从上海飞往巴黎,再转机到智利的圣地亚哥,共耗时31小时。在智利停留2天后,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再乘坐邮轮到乌斯怀亚——地球最南端的有人类居住的城市,在这个离南极最近的地点登上另一艘邮轮,再经过53个小时后才能抵达。

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要登上邮轮必须要经过审核,但审核人员在看到庄雅珍的年龄时便有些迟疑了,因为按规定,原则上去南极的人是不能超过75周岁的,而庄雅珍报名的时候已经接近76周岁。“怎么办?当时就挺着急的,怕因为年龄造成遗憾。”庄雅珍说,幸亏后来领队出面,向审核人员解释他们一直在一起旅行,前几月还去过南非好望角等地,身体没有问题,并且有女儿陪伴。最终,在签了一份担保书后,审核人员才勉强同意了。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游客的上岛时间都很短,一次不能超过2个小时,且不允许在岛上吃东西、上厕所。那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昼长夜短,凌晨4点日出,午夜11点才日落。邮轮到达南极的第二天一早,当在甲板上看到日出、看到大片晶莹的浮冰时,庄雅珍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站在船上,我看到眼前景色的时候感觉这不是地球,像是来到了天堂,来到了外星球一样。因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是浮冰,那时候感觉心里很干净、很纯粹。”庄雅珍似乎还沉浸在当时的情景里。

庄雅珍兴奋地描述了在南极看到的几种动物:海豹懒懒地睡在冰面上;企鹅其实气味很难闻的;碰到鲸鱼需要运气,有时鲸鱼巨大的尾巴突然就像叶片一样从海中翻起。“此时你就会感觉到,这里不是人类的世界,这是动物们的世界。”

去旅行:做喜欢的事与年龄无关

在很多人眼中,77岁的年龄与背包客的身份是不太可能联系在一块儿的。但对庄雅珍来说,只要心里有追求和梦想,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在江西宜春一棵有年树龄的红豆杉下,庄雅珍拍了照发在了朋友圈里,她同时写道:在它下面,我还年轻!

“驴友们也从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老人,我自己也没有觉得年龄是一回事,我只是这几年感觉到年龄有一种压力——不是说累,而是比较急迫地想趁我还走得动,能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给自己,我要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她说。

在庄雅珍看来,年龄是压力也是动力,年轻的驴友们都来日方长,而她只能着眼当下,只争朝夕。所以希望能早点把能去的地方都走走,不留下遗憾。

家人对庄雅珍的爱好都十分支持,她的女儿也和她一样热爱旅行,更愿意陪着母亲一起去旅行。“女儿和我一起去旅行不是要照顾我,一是女儿也喜欢旅行,二是她擅长英语,对团队来说更加便利。”庄雅珍说。

更令她高兴的是,在旅行过程中可以结识很多朋友。“我们在国外旅行时也常会遇到华人,他们很关心我们,也愿意援手相助,这让我们这些旅途中的人倍感亲切。”

翻看庄雅珍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sh/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