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海鸥岛红树林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圆满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记者近日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获悉,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历经3年,其建设、验收及移交工作已于日前圆满完成,正式进入常态化养护工作新阶段。据介绍,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是年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专项资金项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统筹审批,精细管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自年8月开工建设。攻坚克难保建设,创下“广州之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明确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积极探索通过EPC总承包模式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统筹代建、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各方单位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完善立项、招投标、环境影响备案、用海、水上水下施工许可以及财政评审等相关手续,为项目动工和资金支出打下坚实基础。海鸥岛红树林项目是广州市单项目修复面积最大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之一据了解,该项目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3.91公里,红树林新种植面积6.4公顷、修复面积6.7公顷、新建管养通道4座,新种红树林品种包括老鼠簕、卤蕨、秋茄和桐花树等,具有抵御风暴潮、保护堤岸、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等重要作用。该项目将原本无人管理的抛石滩涂逐步建设成广州市单项目修复面积最大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之一。科学管养促成长,红树林整体存活率高原海鸥岛东侧海岸带风浪较大,且整体滩涂标高低于平均海平面,导致红树林生存率较低。为克服这一难题,项目组采用红树林生境修复技术,通过建造木桩围网围堰、生态袋围堰、客土置换等方式提高种植区域标高,保证红树林前期生长的必要环境条件,切实保障红树林存活率。同时在项目初步设计、竣工验收、质保期管护及验收阶段,先后多次邀请专家莅临现场指导红树林管护工作,提高红树林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种植红树林年至年期间,海鸥岛修复种植红树林物种整体养护和生长情况良好,现场监测未发现病虫害现象,红树林存活率较高,长势较快,平均株高增长约52.16厘米,其中优势品种老鼠簕平均株高增长量达到76.17厘米,整体存活率达到77.05%,高于省级红树林生态修复3年60%的成效评价标准。生态科普两手抓,引导群众共参与在生态科普层面,该局邀请专家在项目人流交汇处设置红树林生态功能介绍科普展示牌为亚运城小学学生代表现场科普宣传海洋生态修复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提升红树林海岸的宣传教育功能。在项目现场设置管养通道及红树林生态知识科普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深入红树林的亲海空间,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科普宣传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影响下,近三年共记录到鸟类种类从6目18种增长至11目55种,最新一期调查共记录到鸟类数量只,其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38种。此外,冬候鸟占调查记录种类约34.23%,新种植的红树林也为冬候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鸟类多样性呈明显增加趋势,促使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双见效、双提升。验收实施固效益,持续推进常态化管护年年初项目开展了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超过90%的群众满意目前海鸥岛红树林保护修复总体效果,该项目在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方面取得坚实成效。年1-5月,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核查认定及省级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专项资金验收工作,为项目过渡至常态化管护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持续推进红树林项目常态化管护工作,跟踪红树林生态系统生长情况,做好番禺区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通讯员:林志敏番规资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通讯员:林志敏番规资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zeiou.com/njzotz/12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州警方编织海陆空天网打击走私,查获
- 下一篇文章: 广州大学城2514公里碧道建成广州日